“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增加值由23.5萬億增加到31.3萬億,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國家。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脊梁”,是國家經濟的命脈??v觀世界強國的崛起,多是依靠制造業的強大。而我國尚處于“制造大國”的階段,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鏈子”風險明顯增多,向“制造強國”轉型之路任重道遠。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是中國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重要舉措,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作為產業數字化的重點體現,將成為未來中國制造業實現新發展的焦點所在。這一趨勢從諸多代表、委員的提案與相關報告中也能窺見一二,快來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全面部署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等等,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充分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最根本的是要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高級化的關鍵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是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的關鍵。徐曉蘭建議推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之路中的佼佼者)數智化改造和上云用云,量質齊升,做實做深做優制造業態。
*高水平“數 智”解決方案供應商是推動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譚瑞松建議,在全球范圍內,“數字化+智能化”變革正在成為傳統制造業向創新密集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基本范式,“數 智”解決方案供應商仍然是極為稀缺的資源。通過數 智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技術和能力輻射,整體加快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進程,將真正構筑和持續鞏固我國制造業數 智競爭優勢。
另外,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提出,“制造業提升核心競爭力,關鍵是以數字化賦能,打通一個個信息孤島,讓供應鏈主體之間有效連接,促進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商流的融合,這是提升供應鏈效率和能力的關鍵?!?/span>
從需求鏈數字化,開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關鍵所在。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銷售易,通過多年的服務經驗發現,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從需求鏈的數字化開始的。
何為需求鏈?銷售易發現,制造業正在向滿足用戶個性化、多樣化的“按需生產”轉變,而實現按需生產,則需要從營銷、銷售、服務、產品、市場等所有活動中對用戶實現有效的連接與管理,從中把握用戶需求,形成用戶需求鏈。
實時洞察把握用戶需求特征,就要首先實現需求鏈的數字化。那銷售易是如何幫助制造企業實現需求鏈數字化的呢?
*雙中臺型CRM,實現全觸點客戶連接
借助銷售易“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的雙中臺型CRM架構,為制造企業提供全觸點的內外連接,除了連接企業內部相關的市場、銷售、服務部門,還能連接企業外部的服務商、經銷商、終端設備和客戶。把需求鏈要素(市場、銷售、服務、客戶、產品等)全部打通,依托從引流獲客、銷售轉化、售后服務到忠誠度管理的360度客戶旅程數字化支持,實現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和有效管理,幫助傳統制造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型。
銷售易雙中臺型CRM
*低代碼PaaS平臺,快速滿足個性化需求
按需生產則要求制造企業具備面對快速業務變化的能力,而傳統 “寫死的”軟件架構很難應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低代碼平臺的出現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銷售易低代碼PaaS平臺Neo-Platform,制造企業可以自由接入不同的業務組件,通過組件的組合、復用,從而配置出一套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的應用,更敏捷地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并在用戶需求發生變化時,隨時調整,靈活配置,快速落地。
*第三方系統集成,打破數據孤島
隨著數字化的不斷推進,在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都產生了大量數據,例如:設備數據、市場數據、客戶數據、產品數據等,原本分散各處的數據,通過API接口,與銷售易系統無縫集成,完成數據的統一。將這些數據在統一的平臺上進行有效的沉淀、管理、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智能化數據分析
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新的思路和實踐。銷售易幫助企業從需求鏈的數字化開始,為其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助力,助其化解“卡脖子”、“掉鏈子”的風險,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
來源說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